微软 122 亿 “买💩”? 背后:AI 能耗与环保的博弈​

微软斥资 17 亿美元(约 122 亿人民币)与生物科技公司 Vaulted Deep 达成碳清除协议,引发热议 —— 这笔钱买的并非字面意义上的 “屎”,而是通过处理人类粪便、动物排泄物等有机废料实现的碳排放权。​

背后根源是 AI 产业的巨量能耗:训练一次 GPT-4 需五六千万度电,微软数据中心能耗因 Copilot、必应 AI 等业务暴增 168%。这让其 2020 年 “2030 年碳负排放” 的承诺岌岌可危,2024 年碳排放较 2020 年反而上涨 23.4%。​

Vaulted Deep 的解决方案看似 “硬核”:将有机废料制成生物泥浆,注入 1500 米深的不透水岩层永久封存,避免其分解释放温室气体。对微软而言,这不仅能抵消排放,还能享受美国 45Q 税收抵免(每吨碳最高减免 85 美元),并提升 ESG 评分以吸引投资,堪称 “一石四鸟”。​

但此举遭环保专家尖锐批评:这像 “买赎罪券”,企业未从源头减少排放,而是花钱掩盖问题,如同 “不关水龙头只挖坑存水”。真正的破局之道,在于开发更节能的 AI 技术,如国内 DeepSeek 等开源模型,以更少参量和能耗实现高效能。​

AI 能耗问题已迫在眉睫。当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持续飙升,类似 “埋屎固碳” 的权宜之计能撑多久?或许,下一个颠覆 AI 行业的,将是破解能源困局的技术突破。

原来来自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nEco8dci5BFMMo-oDbrzsw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